林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来参加咱们首届赣深金融科技高端论坛。我虽然不是咱们的校友,但是现在产学研用在我们金融创新金融科技领域,是非常非常重要和关键,我们其实现在银行业金融科技实验室也是在跟比如说深圳大学、东方研究院以及咱们的建行大学一起在做这方面的工作。那么在这里头呢,其实刚才咱们的毛行长已经把这个数字银行在金融科技这些手段上面对我们的数字银行的改革和变革提了非常全面非常好的讲解。那么今天我的题目实际上是数字金融,它的这个技术在我们实践当中的应用。
实际上数字金融这一块,在银行其实就是我们的数字化转型,数字银行的应用。那么刚才毛行长讲的是我们真正有牌照的专门的这种数字银行。但实际上现在在我们国家,不管大中小银行,现在数字化转型已经是很多各个银行都在做的工作。那么实际上我们现在的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在我们国家这种促进、基于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尤其是我们的内循环,金融怎么来促进消费,怎么来化解我们的这个以前消费的新模式和新创新。同时在外循环,我们怎么开放?今天我大概是按照这种这种思路跟大家来共同分享我们在金融科技实验室里头做的一些案例,我们是做了很多的这个场景和跟金融机构进行一些合作。
那么其实在金融业、金融领域,“数字化”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一个是从技术上,我们数字金融实际上是从互联网这种移动互联现在发展到万物互联,物联网的这个时代。从格局上,从我们单一的竞争,直接的竞争,其实现在到了跨界融合的阶段。从模式上,由于技术的赋能带来了我们的业务线上,重心也从了这个c 端到b 端。服务上面,从单一的服务到了跨界的融合、无界的服务。同时在监管上,从机构监管,现在到了行为监管监管,其实从机构监管到了功能监管,现在发展到了行为的监管。这个是我们在数字金融方面的大势所趋。
刚才毛行长是从现在数字银行跟传统银行之间的这个关系,那么我是从传统银行在数字技术和金融科技发展的过程当中经历了三部曲来进行讲解。
第一个是我们最传统的网点经济,规模、规模效应、重资产等等。第二个其实是在我们的互联网的上半场,就是app 经济时代。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带来我们的客户越来越线上化,我们获客的这个方式效率和成本,出现了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带来了我们很多的这个获客的能力。实际上他是在负债端增加了我们的这种获客、存款。同时通过这种存款在负债端,这种理财,包括投资带来了我们的负债的一些成本的提高。
那么在互联网的下半场,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下半场。这种app 时代慢慢的带来了我们现在的这种互联互通。尤其是金融科技的迅猛的发展,我们现在其实银行和金融机构已经跟场景无缝的衔接,跟我们的客户是一种直接的对接了。那么这个时候其实是下半场的api 时代api 经济。那么在api 经济,其实带来的是我们的资产端的重构。其实大家最清楚的就比如说场景金融、供应链金融,刚才那个王浩楠讲了,我们在中小微尤其是小微长尾客户的服务当中。我们不是针对某家企业来放款了,也不是针对某一类企业放款,而是在产业和行业,在整个业务的过程当中。我们对某些业务,通过比如说受托支付,通过我们的大数据风控等等这些方式,带来的我们在资产端的放款的一些重构,一些业务的变革和变化。
所以我们其实现在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通过信息技术,金融科技的这种技术发展。可以看到,数字金融离不开金融科技的发展。那么金融科技的创新,我们始于技术,兴于数据,稳于制度。它其实这数据基础。金融科技的手段还有不断的这些发展带来我们的业务出现了蓬勃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后面可能我也结合切合今天的这种话题,在数字人民币方面,其实对我们的银行也是带来很大的一个变革。这样一来,我们在监管上面也要求更加的创新。对我们的数据和数字的这方面的一个控制和风险的安全的保障。他真正的还有一个数据价值的这个体现,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所以我们在数字金融的这个这方面的特点,总结其实最最关键的是互联互通共享,还有平等和平台化。这方面包括我们现在数字金融,其实我们很多的时候说场景金融开放金融,这里都是有它的意义的。
那么从技术角度来看的,因为刚才王校长是从高端,从业务的角度和战略的角度来体现我们的银行数字银行的发展。那么从技术角度呢,金融科技的应用我们在落地的时候,其实在数字金融上面有几个关键点。第一个端关键点就是平台化。它的数技术发展到我们现在的业务越来越平台化,互联互通,整合资源。业务产品的服务更加深入到我们的衣食住行这些场景当中。在这种平台化的基础,其实我们数数据的共享。这种共享待会儿我会从监管的角度再去分享一下。这种数据的共享不是说我们随便拿数据是在上面交易或者是公开一些客户的隐私,这是在合规合法的这种数据的保护之下,我们其实是在数据的共享层面,最终达到我们的业务的开放。所以现在很多的银行也在提开放银行开放金融,这是我们现在数字化转型和数字金融上面已经达到了这一步,但是这一步呢是分不同的阶段来实现的。
刚才谈到我们的这种金融科技带来的这种变化,其实各个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等,都在向数字化方向在转型。这些转型不外乎是这些方面的一个方向。首先第一个长尾客户,我们是为了长尾客户,为普惠金融来提供服务。我们以前说以客户为中心,在银行,我们以客户为中心,实际上是以我们的客户为中心,就是以我们银行的客户为中心。但现在其实是开放了,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所以这种以客户为中心已经转变成用户及客户,客户的体验是第一位的。所以把这种客户体验和用户及客户变成了我们现在数字金融发展的在客户层面上去为长尾客户提供服务。第二个是我们为客户提提供的这种跟金融机构交互的渠道方面。渠道更加线上化,更加全时化。全时化的概念就是实时,也就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这种服务。那么在场景上面,我们提供的这些产品更加的场景化,更加的平台化。而且以前我们在银行,在金融机构,我们得客户提供的产品产品设计都是以我银行来为主导的,我金融机构主导的。但现在其实我们提供更加贴近客户体验和服务,真正的产品和服务。所以呢今后呢我们金融机构的产品越来越在场景当中来体现,包括资产类产品和负债类的产品,还有比如说我们的存贷汇,会变成我们可能慢慢的中间业务,收费业务。这些可以成为这个银行的另外的收入。
风控越来越智能化,现在我们大数据人工智能,包括动态的风控,为客户为业务提供智能化的服务。那么在运营上面,现在各个银行都已经探讨rpa 的这种自动化的运营是包括端对端的运营。以前我们是大量的手工,大量的会计核算为中心的运营,现在其实是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端到端的运营服务。同时在数据方面,在资产端,资产的数据化,数据的金融化,金融的资产证券化等等这些方面。在我们的金融机构和数字金融方面,其实是非常大的变化。最后是场景金融开放平台的平台化。所以数字金融的这个方向大概从这几个角度是要有一个新的转变和新的变化,这也是跟传统金融的不同。
那么怎么来实现这样的数字内容的转型和转化呢?其实我们现在各个银行走的路不同,刚才毛行长其实说的很好,就是我们国内的金融银行和国外的,还有包括金融科技公司,还有包括金融机构本身实拍机构。他们的这个路径是不一样的。
在中国,是分三步来实现的。第一步,我们是刚才说了我们的金融业务的逐渐跟客户衣食住行场景去融合。不会是我的原来的柜台经济,你来找我,我来做服务。实际上是我们慢慢的走出去了,跟这个去融合,原因在什么呢?原因在现在银行获客难,风控难,这种怎么去保证。因为客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这个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时代。客户跟银行之间的沟通越来越远了,他需要场景,需要在场景当中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所以我们现在。逐渐的通过客户和产品的服务来打通跟客户之间的交流,实际上也是大数据基础和金融科技的手段不断创新。
第二种模式呢其实是银行越来越在产品服务上面,在平台当中出现了竞价定价。不是仅仅简单的业务撮合了,而是业务在场景当中怎么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第三个就是数据的打通。从产品业务到技术的支持,最后数据是怎么样来打通。所以这三种模式在数据金融时代体现了现在我们的这种非常清晰的模式,叫薄前端、厚中台、强后台。薄前端的意思是客户体验越来越好,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轻量级。厚中台体现的是叫前店后场,就是我们银行和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我们的产品是要销售,要服务,要跟场景去结合。所以是一种商店,服务、营销这种模式了。那么后场呢就是我们的产品的这个乐高式的快速的,我们所谓的叫敏捷模式,在所有的银行现在开始了。那么那么我们的银行就稳态、稳与快的方式现在开始出现。组织架构的稳,业务模式的稳,我们银行的传统银行的这种模式,我们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是我们快速的适应市场,适应客户适应的这些场景,我们可以用敏捷组织敏捷方式,敏捷技术,敏捷开发在我们的金融科技的发展的这个手段。不断的快速的投放市场。所以呢现在的这种平台化智能化场景和开放化,已经是我们数字金融在所有银行所有的金融机构开始实现。
今天其实我们也谈到了这个金融数字金融领域我们的几种变化,从集中式走向了分布式。从产品中心走向了客户中心,更走向了用户为中心。那么从个体的孤岛式的走向了平台的共享模式。以资产为王,走向了以数据驱动,这都是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数字金融的一个变化。也是我们所有的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他们的方向是这样的。那么从我们的封闭固化走向开放创新,对我们整个的组织里头的思想文化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虽然金融科技不断发展带来的我们的业务变化,我们的客户的习惯变化,我们的业务模式发生变化。但实际上我们的这种思维模式还有我们的人才队伍的培养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现在在金融机构,我们需要的不是以前关系型的人才,也不是我们以前的资源型的人才。现在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专业型、技术型、复合型的,甚至是我们这最好的这种金融科技,懂金融,懂科技的这种复合性人才。所以人才培养在我们的金融机构现在是急缺,尤其是比如说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方面的人才是非常非常这个缺乏,但是也是非常急需的。那么所以科技加金融加服务这种多维的人才,现在我们在金融的业务部门,技术部门和这个创新部门都是非常非常需要的。
那么这个就是我们从技术应用,因为今天我的题目是数字这个数字金融技术的这个落地应用场景和最佳实践。后面我就通过几种场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数字金融的金融科技技术在这一方面的这个实践。
第一种场景就是我们现在在银行,现在数据基础数据的标准以及数据治理,是我们现在所有银行的重中之重。因为没有数据没有数据的打通,我们所有的技术再好,我们做不到刚才毛行长形容的我们那样的数字银行。那么这种数据技术,实际上我们最关键的就是把数据当成石油一样,因为这个数据挖掘。实际上我们在银行的这个数据治理,我们有三个源。
一个是源头的源,我们要知道数据的溯源,数据的源头,而且要合规合法。那么在这种数据溯源的基础上呢,其实现在在金融机构的数字金融里头。有几个名词特别关键,一个叫边缘计算,一个叫隐私保护。那么这种边缘计算隐私保护呢,也就是说意味着我们的数据以前都在我们金融机构自己内部。所以我们的安全保护还是比较好的。但现在大量的外部数据帮助我们做精准营销、客户画像、数据的标签。也帮助我们做各种的风控,还有精细化的管理。实际上这样一来,我们的数据呢应该是可溯源的。
这是第一个源。第二个元叫元数据管理,是单元的元。那么原数据管理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数据如果描述好了才有价值。比如说我们今天这个会场,我们一个会场的地址,这个这个数据光是文字其实它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把它描述在我们的数据地图里,通过地图定位在这个地方,我们才知道,我要这个数据达到这个地方。所以这项数据的描述是地图信息把数据变成了信息。那么第三个缘呢就是血缘的缘。数据必须有关联关系,有血缘关系它才有价值。所以我们从数据到信息,元数据是信息,到了知识实际上我们通过挖掘,通过深度的分析,达到我们可决策的这种知识,才是真正的我们的数据的价值。所以在数字金融的应用场景当中,首先是精细化管理、精准营销和智能风控,还有自动化的运维运营。这个是我们在大数据领域,在金融科技方面的这个金融上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
第二个应用场景是区块链,区块链呢人工智能加区块链。在我们其实金融机构本身我们不一定有那么高的那么好的价值,甚至包括现在的数字人民币,也不一定非得用区块链技术。但是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在这里能发挥很大的一些作用。同时呢区块链就是实际上说白了就是大家的关系联盟和外部的这个结合。所以作为数据的这种底层,还有区块链的这种基础。
在我们很多的场景应用当中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尤其是现在各地政府,包括各个地区的很多的创新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通过金融科技的手段跟金融机构结合为我们实体经济服务。现在在搭建这种基础设施上面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一些工业园区,还有一些政府这边呢,我们就搭建了这种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的这些手段。为资产端、资金方还有资本方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所以在这个现在我们其实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刚才说了互联网的上半场到互联网的下半场。其实他的这个变化和变革已经从我们的这种生活服务变成了生产的服务,还有变成整个的生态的服务。
这个就是我们在最基础的这种金融科技支持的情况下,左边的是资产端,右边是资金方。
这个平台是由政府来搭建的,他为整个的这个当地的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这里头包括银行、信托、保险还有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这些金融机构其实在这里头互联互通整合。在不同的阶段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比如说我们现在大家知道最多的就是核心企业,它的上中下游,还有我们的长尾客户,是我们的普惠金融所需要服务的客户。那么这些实际上在整个的链条上面都要有金融服务的支持。那么这种金融服务的支持,现在正是因为金融科技的手段。我们已经达到了跟场景结合,像刚刚那个毛行长说的,我们不是为单一企业提供贷款了,而是为一个客户群体,为一个产业,为一个行业。同时我们是从圈到链,原来我们是从点到端。现在我们是圈和链的这种关系,为他们提供不同的环各个环节各种金融工具的支持。支持的不是某一家企业支持,支持的是是整个业务。从业务的角度来看、来风控。所以提供的整个的金融机构可以做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信用流形成闭环。
那么这个呢就是举一个例子,这都是我们的实际案例。就是数字金融,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我们实现了真正的资产的数据化。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这些资产端的这些企业,他们的资产通过数字数字化上到了和大家一起共享的平台。然后在平台里头通过金融机构的支持,通过这种资产数字化和数字金融化的概念,把这些这个数字资产变成了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实际上我们比如说举个例子,这仅仅是一个例子。比如说应收应付账款,通过这种资产的数字化和数字的金融化,变成了一种金融公这种债权变成了受益权。那么受益权呢,其实他解决了在整个的链条当中的可流转,可转让,可这个拆分。而且受益权在法律上面他是可以追溯到前面的债权的。所以这样一来呢,其实通过我们的平台,通过金融机构的介入,为我们的业务呢提供了帮助。通过这种金融凭证的流转是一种信用流转,这种信用流转可以把核心企业的信用流转到我们的长尾客户。那我们的中小微企业在这种基础上,他可以得到他所应有的这种服务和支持。这里头呢就不再多描述了。
那么这里头我简单的这个说一下,因为我们今天的话题呢是数字金融,还有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在咱们深圳,通过这个红包模式,大家享受了这个红利。我们作为北京人特别羡慕。当天这个红包下来那个中签的时候,我专门飞到深圳来了。因为我们做银行做金融的,这是对我们来说是大事儿,太大的事儿了。原因是其实数字人民币虽然可能是说替代了M 0,替代了现金。但是在很多场景上面真正的创新和颠覆是在物联网,还有包括现在的很多的以前我们想创新的,比如说5G 时代,物联网时代。我们通过数字人民币解决了我们现在很多的支付结算跨行的问题,跨地域跨行的问题。比如说这种场景。那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所有的银行都会发生变化。我们从原来的账户体系现在会变成钱包体系加账户体系,两套体系的结合。
那么同时呢,我们实际上在整个场景当中,比如说我们现在老百姓天天接触到的医保支付,医保支付原来在我们的账户体系里跨地域跨行。甚至穿透,甚至我们今后拿药不去不去那个医院到药房拿药,甚至快递拿药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跨地域整合。那么我们的医保基金跟数字人民币对接,解决了我们的账户体系的一些问题。同时比如说我们的冰箱,原来我们很多的冰箱设计的智能化,可以直接冰箱去买东西。那么这种物联网的端如果跟数字人民币对接,不是我们的银行卡和账户体系。大家会想象一下,我们可能会有很大的颠覆。那么我们中间的水电煤交费,我们的痛点可能通过数字人民币能解决很多很多的痛点和难题。好,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呢,我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 2021-03-30
- 2021-03-14
- 2021-03-12
-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