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区域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要,掌握金融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金融安全意识,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能在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和各级金融监管部门从事与金融科技、金融安全相关的产品设计、运营、开发或管理工作,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高质量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学生毕业后经过五年的职业历练,能够通过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终身学习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能够较好地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优秀者能够成长为工作单位的业务骨干或中层管理干部。本专业毕业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专业素质。

  培养目标2:掌握金融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培养目标3:具有金融科技创新思维,能够及时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培养目标4: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目标5: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 培养特色

“四融三导”的“三创”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政、企、学、研”相融合的循环系统,企学融合第一课堂进行教学主导、研学融合第二课堂进行竞赛辅导、政学融合第三课堂进行创业引导,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在红土地上打造“创新、创意、创业”的高质量金融科技人才。

“学、研、赛、训”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学研赛训”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学训一体,赛研贯穿,实现了“课程—项目—竞赛—实训”四位一体。“学”即实务教学,是实务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传授;“研”是课题研究,是创新项目的科学探索;“赛”是专业竞赛,是创意思维的激发;“训”是实习实训,是创业思维的引导。

社会需求导向的开放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拓展与国内外高校合作,构筑学校、用人单位、合作企业、国内外合作高校等多主体协同、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金融+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金融科技学士

人才培养